全息投影柜


项目背景

展厅传统展品展示多依赖实物陈列或平面展板,难以直观呈现复杂展品的内部结构、动态原理,尤其对精密仪器、文物复制品等,参观者常因无法深入观察而理解受限。全息投影柜借助 360 度立体成像技术,能将虚拟模型悬浮于柜体中,让观众多角度观察细节,为展品展示提供了突破物理限制的创新方式,契合展厅 “直观化、沉浸式” 的展示需求。

客户需求

  1. 立体清晰展示:需实现展品 3D 模型的稳定悬浮成像,成像清晰度高(分辨率≥1080P),细节还原准确,如机械零件的齿轮咬合、文物的纹饰纹路等可清晰呈现。

  2. 互动便捷直观:支持观众通过触屏、手势等简单操作,控制模型旋转、拆解、缩放,如点击可查看机械内部结构,滑动可切换展品形态,适配各年龄层观众。

  3. 适配展厅场景:柜体设计需融入展厅风格,尺寸灵活(常见 0.8-1.5 米高),可嵌入展台或独立放置,运行时无明显噪音,不影响展厅参观氛围。

  4. 稳定长效运行:设备需适应展厅每日 8-10 小时开放需求,散热性能良好,成像稳定无闪烁,且便于工作人员更新展示内容(如替换 3D 模型文件)。

    制作过程

    1. 需求与展品分析:团队与展厅运营方沟通,明确需展示的展品类型(如机械模型、文物复刻品),收集展品 CAD 图纸或 3D 扫描数据,确定需重点呈现的细节(如结构节点、工艺细节)。

    2. 柜体与技术选型:根据展品尺寸定制柜体,采用 45 度半透膜或全息玻璃作为成像介质,搭配高亮度短焦投影仪与红外感应模块;基于 Unity 引擎开发互动程序,实现模型旋转、拆解等功能。

    3. 内容建模与系统集成:通过 3D 建模软件制作展品高精度虚拟模型,优化模型多边形数量以保证成像流畅;将模型导入互动程序,调试投影角度与成像位置,确保悬浮效果自然;测试互动响应灵敏度,如手势识别延迟控制在 0.3 秒内。

    4. 安装调试与交付:将设备安装于展厅指定位置,校准成像清晰度与色彩还原度;模拟多场景使用(如强光环境、多人同时操作),优化设备稳定性;对展厅人员进行培训,指导内容更新与基础故障排查。

      项目作用

      1. 深化展品认知:观众通过 360 度观察与互动操作,能直观理解展品结构与原理,某机械展厅案例中,观众对展品的细节记忆度较传统展示提升 60%。

      2. 保护珍贵展品:对易损文物、精密仪器等,可通过虚拟模型替代实物展示,减少展品损耗,同时满足观众深度观察需求。

      3. 提升展厅吸引力:全息悬浮的科技感展示成为展厅亮点,某博物馆案例中,投影柜所在展区日均参观量提升 40%,增强了展厅的互动性与科技调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