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厅AR


项目背景

传统展厅中,实物展品与信息标签的割裂常让观众难以建立关联认知,复杂展品的内部结构、动态原理也难直观呈现。AR 技术能将虚拟内容与真实场景叠加,让观众通过设备看到 “虚实融合” 的画面。展厅 AR 体验项目由此诞生,旨在以轻量化交互打破静态展示局限,让展品信息 “活起来”,提升观众的主动探索欲。

客户需求

  1. 虚实自然融合:虚拟内容需与展品或展厅环境精准对齐,如扫描文物时,虚拟动画能贴合文物形态展示其制作过程,无画面漂移或错位。

  2. 内容多元交互:支持扫描触发、手势操控等交互方式,观众用手机或平板扫描展品标签,即可查看 3D 模型、动画解说;可缩放虚拟模型、点击标注点获取细节信息。

  3. 设备适配灵活:兼容普通智能手机、平板,无需专用设备,降低体验门槛;支持多人同时使用,不影响展厅客流秩序。

  4. 内容更新便捷:需预留内容更新接口,方便展厅根据展品更换、主题调整更新 AR 内容,如添加新展品的虚拟解说模块。

    制作过程

    1. 场景与内容规划:团队实地标注展厅展品位置,确定 AR 体验点位;与展厅方梳理展品核心信息,规划内容形式 —— 如机械展品配虚拟拆解动画,文物展品配历史场景还原短片。

    2. 素材制作与技术开发:用 3D 建模软件制作展品虚拟模型,用动画工具制作交互片段;基于 AR 开发引擎(如 ARKit、ARCore)开发程序,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绑定虚拟内容与展品标签,调试识别精度与画面融合度。

    3. 测试优化与部署:用不同品牌、型号的设备测试,优化程序兼容性;在展厅设置体验指引牌,标注扫描点位与操作流程;模拟多人同时使用场景,确保网络加载与识别响应流畅。

    4. 培训与交付:培训展厅工作人员指导观众操作,讲解常见问题解决方法;交付内容管理后台,演示内容更新流程,确保后续自主维护。

      项目作用

      1. 深化信息获取:观众通过 AR 直观关联展品与信息,某机械展厅中,观众对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正确率从传统展示的 42% 提升至 78%。

      2. 降低体验门槛:无需专用设备,观众用个人手机即可参与,某博物馆 AR 体验日均参与量达展厅客流的 60%,覆盖各年龄层。

      3. 灵活拓展展示:展厅可低成本更新 AR 内容,配合临时展览快速调整体验模块,如非遗展期间添加虚拟传承人演示动画,增强展示灵活性与新鲜感。